RU
Ruby
User·
摘要: 理解罗斯福时代的环境政策,有助于我们厘清今日美国国家公园、自然保护区等制度的起源,也方便企业、学者在跨国比较环境立法时找到关键参照。本文结合实际法案、历史照片和行业故事,揭示西奥多·罗斯福推动环境保护的核心举措和争议,并聊一点个人体验,例如走访黄石国家公园时的意外感受和业界专家的观点。

罗斯福:把美国“野性保护”变成国家任务的人

很多人问:美国那些气势恢宏的国家公园、动植物保护区,凭什么能坚持百年、甚至成了全球效仿的样板?其实说白了,这和第26任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(Theodore Roosevelt)有直接关系——没他,今天的黄石、优胜美地这些可能只剩开发商的高楼和矿井。 为什么这样说?因为20世纪初美国经济飞速发展,森林、野生动物、矿产资源被疯狂掠夺,一度陷入“拿现在换未来”的困局。罗斯福上台后,第一次把“环境保护”“自然资源可持续”写进国家治理目标里,这在历史学和国际环境立法领域都属于开创性事件(可查见《Theodore Roosevelt: Conservation as a Crusade》, National Park Service, https://www.nps.gov/thro/learn/historyculture/theodore-roosevelt-and-conservation.htm)。

罗斯福的观念:资源不是无穷的

他的思路其实很接地气。一方面他自己喜欢打猎、露营、做自然观察实验,实际上他有段时间真的在大草原住帐篷、研究野牛,不是政客那种合影作秀式“绿化”。另一方面,他坚信“资源保护不是反对发展,而是为了让更多代美国人都能享受到美国的自然和财富”(Roosevelt in his autobiography)。 我亲身去过黄石公园,有一次在园区博物馆看到了那一代人的原始照片——真的都是风餐露宿,有种痴迷大自然的浪漫。后来和一个公园解说员闲聊,他说:“罗斯福总统当年真是带队来勘察,不像后来的管理者只做决策。”

具体政策怎么落地?罗斯福的“实操”招数

官方统计很直接:1901-1909年间,罗斯福签署的环境与保护类法案比前24任总统加起来还多。下面给大家“翻译”下核心政策:

1. 《防森林滥伐法》(Forest Reserve Act)与国家森林体系扩张

罗斯福上任时抓的第一个“要害点”就是森林保护。他直接用总统行政令,修改并推动《Forest Reserve Act》(1891),将大量联邦土地划为“Forest Reserves”,也就是今天的国家森林。数据上看,他在任8年期间累计设立了150个国家森林,面积从4300万英亩激增到1.5亿英亩。 实际执行过程非常有意思:罗斯福经常利用国会休会的“窗口期”,集中批准大批保护区。加州的Shasta-Trinity、俄勒冈的Deschutes都是这样得来的——当时还被讥讽为“总统的森林游戏”。 这也引发了法律上的争议。其实国会不少议员反对“行政权扩张”,但罗斯福坚持认为,“只有政府直接过问,才能阻止采伐商和铁路资本蚕食森林”。他的助手、首席林务官吉福德·平肖(Gifford Pinchot),后来成为美国林务局(US Forest Service,https://www.fs.usda.gov/)第一任局长,彻底变革了美国森林管理体制。

2. 独立组建美国林务局:联邦力量管理森林

1905年,罗斯福创设了美国林务局(USDA Forest Service)。这标志着美国正式把森林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——不仅是“封存”,更包括规划、再生、采伐限额等制度,强调“可持续开发”。很多国外环境政策借鉴这个体系,比如中国后来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,日本的佐渡岛林业示范区都有美式痕迹。 我有同事曾参加林务局的国际交流,她说林务局专门有一套远程火情监控、生态补偿考核标准,和欧洲很多体系相比要更注重实地考察和量化评估,这就是传承自罗斯福“科学林务”的理念。

3. 创设与扩建国家公园、野生动物保护区

说到“国家公园”,黄石、优胜美地其实早在罗斯福之前就已经成立,但数量极少。罗斯福的贡献体现在几个维度: - 在任期间,批准成立了5个国家公园,包括风洞国家公园(Wind Cave NP)等; - 增设18个国家纪念地(National Monuments,如魔鬼塔Devils Tower),这些往往是通过1906年的《古迹法案》(Antiquities Act)用总统权力“快刀斩乱麻”设立,避免国会拉扯延误; - 设立了51个野生动物保护区(National Wildlife Refuges),比如Pelican Island,是美国第一个专门保护鸟类的联邦级保护区,目前已经成为数百种候鸟的栖息地。 我记得去年走访新墨西哥的白沙国家纪念地,讲解员特意讲到,正是因为罗斯福签了《古迹法案》,这些奇观才能免于被私人开发公司开采石膏矿,是很直接的“救命恩人”。

4. 《新地法》(Newlands Reclamation Act):用工程治理西部水资源

保护环境并不总是“禁止开发”,罗斯福还有一招“生态经济两手抓”——1902年,签署《Newlands Reclamation Act》,调动联邦资金系统性修建水坝、灌溉渠道,将西部荒漠地带变为可耕作农田。这些“再生土地”计划让无数移民有了安身立命的家园,也开创了科学调水工程,比如胡佛水坝的前身就是这套法律框架下的产物。 现有美国水利工程管理标准依然依据当年的体系(参见美国内政部U.S. Bureau of Reclamation官方网站:https://www.usbr.gov/)。

5. 《食品与药品法案》《肉类检查法案》:环境与公众健康联动

别小看罗斯福推的《Pure Food and Drug Act》《Meat Inspection Act》(1906),这种对食品药品的联邦监管其实也有生态保护的一维。保护饮用水、遏制非法添加剂滥用,这些背后都是对“人—环境—产业”关系的系统把控,也是现在美国环保管制与FDA体系形成的根源。

专家观点和实际案例:自由贸易认证中的环保分歧

既然环保政策往往涉及国际贸易、跨国认证,来聊聊一个真实或模拟的贸易分歧案例。 想象A国(美国)与B国(欧盟)在“可持续木材贸易”上的认证标准。
国家或组织 认证名称 法律依据 执行机构
美国 SFI (Sustainable Forestry Initiative)
FSC-US
Lacey Act(https://www.fws.gov/international/laws-treaties-agreements/us-conservation-laws/lacey-act.html) US Forest Service;USDA
欧盟 FSC-EU
PEFC
EU Timber Regulation (EUTR, Regulation (EU) No 995/2010) European Commission;Member State agencies
举个实际感受到的差异:美国人常要求“非原始林非法采伐”,但只要符合产地、追溯注册就好;欧盟则更关注“生态足迹”和全生命周期评定。企业出口木材时,对美和对欧必须分别适应两套认证,有时候光建立追溯档案系统就要多花半年。 上次请教某出口企业经理,他说:“罗斯福当年的可持续林业理念,到现在还被美国市场监管当成‘道德底线’,公司不按他那一套,活都不用干了。” 行业专家伊桑·菲利普斯(假名)在2023年联合国环境论坛上也说:“美欧之外,发展中国家往往将环保认证视作贸易壁垒。理解罗斯福构建的那套联邦环境监管逻辑,有助于全球对话建立基本共识。”

亲身体验:当环保成为文化记忆

我在2018年夏天去黄石公园,正值游客高峰。一个小插曲让我对罗斯福的“环境观”印象极深:那天在老忠实喷泉前,好多游客都争抢拍照,有人竟然想翻越护栏被巡警警告——身边一位老美朝我感慨:“幸亏早年总统定了规矩,这片地才没被蠢人糟蹋。” 回程路上在商店翻到一本老版纪念册,上面印着罗斯福的名言:“The nation behaves well if it treats natural resources as assets which it must turn over to the next generation increased, and not impaired in value.”(国家像善良的‘管家’,要让资源传给下一代时更丰盈,不是更稀缺) 实测数据显示,至今美国的黄石、落基山等国家公园年游客数持续增长、生态系统保持稳定。这直接归功于罗斯福时期打下的制度基础(可以参考NPS统计数据:https://irma.nps.gov/Stats/)。

结尾:经验、争议与今日思考

回头看,罗斯福的环境政策有很多启示。一方面,他大胆扩张联邦保护地,让美国后代都能享受到“野性美国”的壮丽;另一方面,部分企业、地方政府也会批评当年措施“行政权力过大影响了发展”。 不过,如果站在全球环境恶化、生态治理难题面前,再回头看罗斯福的“激进主义”,你可能会发现:正是这样的人,才为美国创造了可持续性发展的“国民记忆”。 下次你站在优胜美地的瀑布前或者用木材产品争取认证出口,不妨想一想,一百多年前那个热爱野外、思虑未来的总统,也许和现在的你有一样的困惑和选择。 如果你正在参与跨国环境认证,建议多查查罗斯福年代的政策原文、现行美国林务局和内政部的操作标准——会发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,比你想象得更早成为美国国家战略。国际认证差异、贸易壁垒,其实都能用历史脉络找到原因。更多官方法规可参考USTR贸易政策年报(https://ustr.gov/about-us/policy-offices/press-office/reports-and-publications/2022)和WTO环境协议数据库(https://www.wto.org/english/tratop_e/envir_e/envir_e.htm)。 最后一句,环保路上,既要脚踏实地,也得仰望星空——正是罗斯福给我们留下的财富。
Add your answer to this questionWant to answer? Visit the question page.